锂辉石浮选药剂的作用是通过调整矿浆环境、改变矿物表面性质,使锂辉石表面疏水,实现与脉石矿物分离,同时抑制脉石矿物、产生稳定气泡,助力提高锂辉石精矿的品位与回收率。常用的试剂为捕收剂、调整剂和起泡剂。
锂辉石浮选捕收剂通过与锂辉石表面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吸附或静电吸附,在其表面形成疏水薄膜,增强锂辉石表面疏水性,使其能附着在气泡上,从矿浆中分离出来以提高锂辉石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常用的捕收剂主要是脂肪酸类(油酸及皂类)、胺类(十二胺,十八胺)和螯合捕收剂(羟肟酸类)几种。
脂肪酸类捕收剂:有油酸及皂类。在矿浆中,油酸皂能有效吸附在锂辉石表面,增强其可浮性。不过,这类捕收剂受长石、云母等脉石矿物的干扰,会影响其选择性。
胺类捕收剂:有十二胺,其阳离子能与石英等脉石矿物表面的负电荷发生静电吸附,使脉石矿物表面疏水而上浮,从而实现锂辉石与脉石矿物分离。对于含硅类锂辉石浮选时,胺类捕收剂常用于反浮选作业中。
螯合捕收剂:有羟肟酸类螯合捕收剂,对锂辉石有较好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能与锂辉石表面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牢固吸附在矿物表面,增强锂辉石的疏水性。
锂辉石浮选常用调整剂用于调控矿浆环境,提升锂辉石浮选效果。常用的调整剂主要是pH调整剂、抑制剂和活化剂。
pH调整剂:硫酸是常用的酸性 pH 调整剂,在锂辉石浮选前,可将矿浆 pH 值调至酸性范围,一般pH值在5-7左右。酸性环境有助于抑制脉石矿物,增强锂辉石与捕收剂的作用效果。例如在一些锂云母型锂矿浮选时,用硫酸调节pH值后,锂辉石可浮性增强,同时能减少脂肪酸类捕收剂的用量。而碳酸钠等碱性pH调整剂,可将矿浆pH值调至碱性,用于抑制部分脉石矿物,如在处理含云母较多的锂辉石矿时,适当提高矿浆pH值,可降低云母的可浮性,减少其对锂辉石浮选的干扰。
抑制剂:水玻璃是锂辉石浮选中重要的抑制剂,对石英、长石等脉石矿物有良好抑制效果。水玻璃在矿浆中水解产生硅酸根离子,能在脉石矿物表面形成亲水膜,降低其可浮性,而对锂辉石影响较小。在锂辉石浮选流程中,合理添加水玻璃,可有效提高锂辉石精矿品位。此外,六偏磷酸钠也可作为抑制剂,常用于抑制含钙脉石矿物,在处理含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的锂辉石矿时,添加六偏磷酸钠,能选择性抑制方解石,保障锂辉石的浮选效果。
活化剂:能增强矿物表面对捕收剂的吸附能力。当锂辉石表面存在一些氧化膜或杂质,影响捕收剂的吸附效果时,加入活化剂(如硫酸铜等),可以与矿物表面的离子发生置换或化学反应,去除氧化膜或杂质,露出新鲜的矿物表面,从而提高锂辉石对捕收剂的吸附性能,增强其可浮性。
在锂辉石浮选中,常用起泡剂通过降低气-液界面表面张力产生气泡,助力锂辉石浮选。常用的起泡剂有松醇油、甲基异丁基甲醇和仲辛醇等。
松醇油:松醇油是锂辉石浮选常见的起泡剂,具有起泡能力强、泡沫稳定等特点。在矿浆中,松醇油能降低气 - 液界面表面张力,促使气泡产生并稳定存在。其产生的气泡大小适中,有利于携带疏水的锂辉石颗粒上浮。在多数锂辉石浮选厂,松醇油广泛应用,通过调整其添加量,可控制泡沫层厚度和稳定性,优化浮选效果。
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MIBC 也是常用起泡剂,相比松醇油,它产生的泡沫更脆,消泡速度相对较快。在一些对泡沫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锂辉石浮选工艺中,MIBC 可与松醇油配合使用,调节泡沫性质。例如在需要快速刮泡、减少脉石夹带的情况下,适当添加 MIBC,可改善浮选指标,提高锂辉石精矿质量。
仲辛醇:仲辛醇作为起泡剂,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能在矿浆中形成稳定的气泡。其对锂辉石浮选体系适应性强,可在不同矿浆性质条件下发挥作用。在处理部分含有特殊脉石矿物的锂辉石矿时,仲辛醇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在保证锂辉石精矿品位的同时,提高了回收率。
您可以在下面表格填写您的需求信息,我们的技术与销售人员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为保证能及时处理您的信息,请务必准确填写您的联系电话!